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

体检中发现胆囊息肉,需要治疗吗?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4-20 14:52 点击: 字体大小:[]
摘要: 很多人在体检B超中发现胆囊息肉、胆结石和脂肪肝,其实病变轻微,人还没有出现症状,却被一些体检机构夸大其危险性,导致过度治疗,例如进行辩证施治,甚至做微创保胆手术。外科专家指出,1厘米以下的胆囊息肉如果没有症状就不需要医疗干预,只需要调整生活饮食方式;

很多人在体检B超中发现胆囊息肉、胆结石和脂肪肝,其实病变轻微,人还没有出现症状,却被一些体检机构夸大其危险性,导致过度治疗,例如进行“辩证施治”,甚至做微创“保胆”手术。外科专家指出,1厘米以下的胆囊息肉如果没有症状就不需要医疗干预,只需要调整生活饮食方式;对于需要做手术的胆囊息肉,就要彻底去除胆囊,“没胆”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所谓“保胆”手术只会留下多种后患,日后还可能要折腾多开一次刀。

 

  1厘米以下无症状胆囊息肉只需观察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张文兴主任介绍说,现在B超的分辨率越来越高,能看到胆囊壁1毫米的变化,使得发现“胆囊息肉”或“胆囊结石”的比例在10%以上,但其中7成人并无任何症状。人群中胆囊息肉的比例只有5%,而B超发现的“胆囊息肉”只是一个影像学诊断,并不是病理学诊断,有可能是以下2种情况:

  1.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息肉,不会恶变,可以逆转,下次复查可能就看不见了。最常见的是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看上去像是有2~3毫米的“息肉”,结晶排出胆囊后,“息肉”就消失了。50岁以上者、男性、吸烟者、酗酒者较为常见,尼古丁、酒精可使胆囊经常在应该收缩的时候麻痹松弛,没有排出去的胆汁浓度越来越高,产生渣滓沉积在胆囊壁,沉渣钙化还可形成胆结石;高脂饮食、不吃早餐、维生素C或纤维素缺乏、蔗糖及精致淀粉摄入过多等因素也容易导致沉积。其次常见的是炎性息肉,炎症反应使得纤维素沉积在胆囊壁上形成隆起。这些“息肉”的患者多数没有症状,无需治疗;少数人表现为消化不良和上腹隐痛等不适,需要处理。

2.瘤性息肉。体检发现这种息肉要重视,根据其转归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是胆囊腺肌增生症,一般不用处理,定期复查即可。如果“息肉”超过1厘米,其实可能是胆囊肿瘤,例如胆囊癌,50岁以上者(特别是女性)发生机会较高,“息肉”可无节制地增大,要及时做手术切除。

 

  无症状胆囊息肉者能不能吃油腻?

  B超发现胆囊息肉后,很多体检报告都建议患者“戒油腻食物”。

张文兴认为这是没有道理的。他解释说,胆囊疼痛发作时要戒油腻,因为这时胆囊发炎肿胀,胆汁排不出去,无法消化脂肪;但是,正常的饮食结构要包含适量脂肪,不但对一天的能量代谢有好处,还可促进胆囊收缩排空胆汁,令胆固醇“息肉”消失。特别是人体休息了一个晚后,胆囊内积存的胆汁浓度很高,早餐应适当吃点脂肪类食物。三餐的脂肪含量应以早餐最高,晚餐最少。对于大多数没有症状的胆囊息肉患者而言,完全不吃油脂只会令病情越来越重,而吃素的人中有很多患有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要不要做“保胆”手术?

  目前国内有的医疗机构在大力推广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的“保胆”微创手术,吸引了很多觉得“有胆”总比“没胆”好的患者。

  张文兴认为,如果息肉很小(小于1厘米),可能终身都不会变化,根本就不用做任何治疗,连“辩证施治”的中药都是多余的,只需要调整生活饮食方式。如果息肉有必要摘除,只要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就要做胆囊切除,“没胆”对人体健康没有什么影响。另一方面,“保胆”微创手术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患者,针对一些息肉不适宜保胆的或是胆囊功能差的患者,再保留胆囊的话,其功能也恢复不到正常,而且仅仅取出息肉无法做到根治,往往还留下息肉蒂的复发后患,留下病灶。

首页 | 医院简介 | 肠胃疾病 | 肝胆疾病 | 手汗症 | 疝气 | 内镜中心 | 血管外科 | 微创动态 | 中心动态 | 在线预约

Copyright 2013-2016 All right reserved 湘ICP备 13003915号-1
版权所有: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

医院地址:湖南长沙韶山中路95号
QQ:493895412 手机:13549648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