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取石——微创外科中心应用ERCP诊疗技术治疗肝胆胰疾病
日前,市民李女士在微创外科中心通过手术治愈了困扰十年的胆管结石,与以往患者不一样的是,李女士腹部不仅没有长长的疤痕,就连经常被提到的“钥匙孔”切口都没有,而且前后住院仅有5天。
微创外科中心专家介绍,医生给李女士采用的是被称作为ERCP的自然孔道手术。该手术利用食管、胃等人体上消化道的自然孔道,将“手术刀”送到胆结石处,从而将石头取出,不在腹部留下任何刀痕。
ERCP,全称是经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其过程是利用十二指肠镜经口腔到达十二指肠乳头,通过镜下插管到胆管或胰管进行造影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管道、导丝等进行括约肌扩张,括约肌切开,胆管或胰管结石取出,胆管或胰管引流以及支架放置等操作,从而治疗胆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梗阻性黄疸等疾病。由于ERCP利用的是上消化道的自然孔道,不需要在腹部进行任何切口,因此它的创伤比常见的腹腔镜手术还要小,不仅没有任何切口和疼痛,而且对腹腔内脏器干扰小,通常在手术后6个小时就能恢复进食。
不管是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常规的胆道手术通常要在腹部放置T型管并要求携带6周甚至更长,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通过ERCP技术的开展,由于胆管不用切开,手术后不需要放置T型管,这给患者减少了痛苦,深受患者的欢迎。
ERCP下的各种诊疗技术,将广泛应用到十二指肠乳头扩张和切开,胆总管取石,鼻胆管引流,胆道支架放置,胆源性胰腺炎胆胰管引流,胆管和胰头肿瘤支架放置减轻黄疸等方面。目前,微创外科中心平均每月该种手术近20台,取得了良好的影响。
何谓ERCP?它适应于那些疾病的诊疗?它的优势在哪里?
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中文全称是经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其过程是利用十二指肠镜经口腔到达十二指肠乳头,通过镜下插管到胆管或胰管进行造影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管道、导丝等进行括约肌扩张,括约肌切开,胆管或胰管结石取出,胆管或胰管引流以及支架放置等等操作,从而治疗胆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梗阻性黄疸等等疾病。由于ERCP利用的是上消化道的自然孔道,不需要在腹部进行任何切口,因此它的创伤比常见的腹腔镜手术还要小,不仅没有任何切口和疼痛,而且对腹腔内脏器干扰小,在手术后6个小时就能恢复进食,一般诊疗甚至可以在门诊完成。
与传统的诊疗方式相比,ERCP具有以下特点:
通过ERCP下的各种治疗完全可以把部分疾病治愈,而不需要其它手术治疗,如各种类型的肝外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乳头括约肌狭窄等等。
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后出现继发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情况之一,传统方法是再次进行开腹或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放置“T”型引流管,再于术后6到8周拔除“T”型管。而通过ERCP下经十二指肠乳头进行胆道取石避免了短期内再次手术带来的风险和痛苦,成为处理这种情况的最佳选择。
对于术前就确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结石的患者,“两镜”联合治疗提供了一种最优方案。经B超等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传统手术是开腹或腹腔镜切除胆囊、打开胆总管取出结石,置“T”形管引流6-8周以上,对病人损伤大,住院时间2周以上。用ERCP和腹腔镜结合的方法,是利用了“两镜”优势互补的最佳手术选择。首先进行ERCP,从口腔内置入电子十二指肠镜,造影确诊后通过乳头扩张或切开取出胆总管内结石,随即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第3到4天病人即可痊愈出院。两镜联合治疗胆石症是胆道外科发展趋势,可取代开腹手术治疗胆石症。
临床上常见由于胆道结石或肿瘤导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出现黄疸,发热甚至休克危及到生命,通常需要先进行一期急诊手术放置“T”型管引流,再于1至3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手术进行彻底的结石取出或肿瘤切除。而通过ERCP下的治疗,可以先经十二指肠镜放置经鼻胆道引流管或胆道支架,解除梗阻、缓解症状、改善全身状态后,短期内即可进行确定性手术取出结石或切除肿瘤,避免了多次手术带来的风险和痛苦。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壶腹周围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等多种疾病,通过ERCP下进行相应治疗后,使胆管、胰管引流通畅,减轻临床症状,而且还可以通过内镜诊断进一步明确病因,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对于胆管癌,胰头癌等壶腹周围肿瘤导致胆道梗阻出现黄疸的患者,可以先进行ERCP下放置胆道引流管或支架通畅胆管、缓解黄疸,在患者手术安全性得到提高后再进手术治疗;对于年老体弱或肿瘤失去切除肿瘤机会的患者,可以通过ERCP下进行胆道扩张并放置胆道金属支架解除黄疸,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姑息性引流手术的效果,同时避免了传统手术带来的风险和痛苦。
作为手术后的补充治疗,胆道手术后胆管残余结石、乳头括约肌狭窄,均可通过ERCP下的微创手术来进行治疗。
- 上一篇:肝胆系统结石的症状有哪些?
- 下一篇:不吃早餐,为胆囊癌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