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多数克罗恩病人需要手术?
克罗恩病(CD)属于一种难以彻底治愈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影响深远。在治疗上,内科治疗通常是初始阶段的重要手段,通过药物来控制炎症、缓解症状 ,但不少患者仍会逐渐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内外瘘、梗阻等各类严重并发症。一旦这些并发症发生,仅靠内科治疗往往难以满足病情需求,大部分患者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约70~80%的克罗恩病患者一生中需要接受至少一次手术治疗。
为什么大多数克罗恩病人需要接受手术?
克罗恩病可侵及胃肠道的任何部位,最多见于回肠末段和结肠,可同时累及小肠,病变局限在结肠者较少见,直肠受累者则不及半数。病变可局限于一处或多处,呈节段性分布。
从病理发展角度来看,克罗恩病对肠道的破坏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加重的过程。发病初期,肠道黏膜上会出现类似鹅口疮的微小溃疡,此时症状可能并不十分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溃疡可穿透肠壁全层,引发透壁性炎症。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肠壁纤维化增厚,形成不可逆的肠腔狭窄。当溃疡进一步发展,发生穿孔时,就容易引发局部脓肿;或者溃疡穿透到其他肠段、器官甚至腹壁,从而形成肠内瘘或肠外瘘。另外,肠壁浆膜渗出的纤维素以及慢性肠穿孔,会促使肠管之间相互粘连,最终导致肠梗阻。当病情恶化到这些严重阶段时,切除病变肠段、造口等手术治疗便成为必要选择。
手术能彻底治好克罗恩病吗?
克罗恩病是一个慢性复发进展性的疾病,具有无法治愈、并发症多、复发率高、致癌风险高等特征,目前多采用药物治疗控制疾病活动及维持疾病缓解,防治并发症,阻止发生肠道毁损。然而,克罗恩病早期的发病症状与肠道感染非常相似,导致其很容易被漏诊和误诊。因此,克罗恩病如果未能积极治疗,可能会出现肠梗阻、腹腔脓肿、急性肠穿孔、消化道大出血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此时内科治疗无效者要考虑手术。克罗恩病的手术方式有肠段切除吻合、狭窄成型、腹腔脓肿引流术、瘘管切除术等。对于复杂病例,可能需临时或永久性造口。
要特别注意的是,手术不能彻底治好克罗恩病,手术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但术后药物维持治疗可显著降低复发率。所以一旦确诊克罗恩病,需要患者与医生配合进行长期连贯的治疗和随访,不断根据病情动态调整治疗方案,千万不要情况稍微好转一点就擅自停药,以免造成病情复发和加重。
- 上一篇:克罗恩病7问7答
- 下一篇:恼人的克罗恩病,专挑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