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位直肠癌,保肛为何这么难?
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其中低位直肠癌占相当大比例,手术切除能否保留肛门,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受到很多因素和条件的制约。肛门保留与否,不能单凭患者的个人意愿,还需通过医生综合考虑肿瘤位置、分期、病理、盆腔解剖结构,病人身体条件、医疗技术等具体情况作专业评估,医生该做的就是争取为病人获最大利益。
超极低位直肠癌,保肛难度大!
超低位直肠癌指下缘据肛缘5厘米以下的恶性肿瘤,由于位于盆腔底部,骨盆区域的空间狭窄,尤其是肥胖的男性患者,手术器械较难进入其中,操作空间小,难度高,保肛难度很大。如果肿瘤进展到中晚期,病变侵犯周围肌肉,则难以保留肛门,如果发生了远处转移,会危及生命。所以,在进行超低位直肠癌手术时,首先应考虑患者生命安全,其次考虑保肛、保功能,包括排便功能,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等。
超低位直肠癌有哪些症状?
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会有显著的大便习惯改变,若出现以下症状,要及时去检查:
a、大便次数改变
有些患者大便次数逐渐增多,每天2-3次;有些患者可出现排便困难,次数减少。
b、大便性状改变
有些患者会出现血便,误以为辛辣饮食诱发痔疮出血;严重者出现脓血便,暗红色脓液常于粪便混合在一起;有些患者大便变细。
c、肛门直肠坠胀感
常伴排便困难、疼痛、里急后重(频繁产生便意,急切想要排便,排便后有不尽感)等。
当然,这些症状并非直肠癌特有,还需要与直肠息肉、痔疮、妇产科疾病等鉴别。
研究发现,很多直肠癌都是由息肉、腺瘤进展而来。
超低位直肠癌的治疗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甲状腺、血管外科长期开展多种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式,拥有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经腹经内外括约肌间直肠前切除术(ISR)、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术前新辅助化疗/放化疗+手术、全程新辅助治疗(TNT)+观察等待(Watch and Wait)、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的技术优势,配备先进的3D及4K高清腹腔镜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技术难题,在确保肿瘤彻底切除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留患者的肛门,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