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危害远比胆结石大!
胆石症是我国常见病,国人发病率约在10%左右,胆管结石以华南地区发病率高,尤其农村地区,该病的发生与胆道蛔虫、胆道感染及胆道梗阻有关。
胆管结石根据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两大类。
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一般都是自己原发的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可以因为感染的因素以及寄生虫的因素而引发。患者出现肝内胆管结石,是因为局部的胆管解剖的因素,胆汁引流不畅,在局部形成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的危害比胆结石更大,它以发病率高、排石不通、溶石困难等为特点,国内外均没有特效疗法,从而使众多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因缺乏有效治疗而引起胆汁淤积、肝硬化甚至肝癌。胆管狭窄近端被动扩张,内压增高。临床上病人常出现右上腹绞痛,发冷发热,黄疸夏科氏(charcot)三联征。感染严重可出现休克和精神异常(Reynokds五联征),症状反复久之出现胆汁性肝硬化,继而出现门静脉高压症。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上,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在有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应首选手术治疗。
肝外胆管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可以分为原发性结石以及继发性结石。一般患者出现原发性结石,是因为有感染的因素存在。比如远端有梗阻的因素,在局部发生感染以后,由于胆管受到反复的感染,而导致结石的产生。
因为胆管本身较细,如果有结石长期存在可能会引起胆道的梗阻、胆管扩张。如果胆汁排出受阻,可能还会激发黄疸、肝功能损害以及胆管炎,胆管炎急性发作比较严重,重症胆管炎甚至会危及生命,导致感染性的休克,所以出现肝外胆管结石要进行积极的治疗。
如果肝外胆管结石引起的梗阻性黄疽如长期未愈,会带来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变,最终还会出现门静脉高压。因此,患者一旦发现有肝外胆管结石应及时就诊,尽早通过手术干预来解除结石对于胆道的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