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开刀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早期消化道肿瘤
不幸患病,我们是等到病入膏肓去治疗好,还是发病之初就把它扼杀在摇篮呢?当然是后者!同样,生长在胃壁黏膜上的早期癌前病变,也万不可等它长大后再开膛破肚实施手术切除。
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腔镜中心,专家们早已成功完成了数十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专治尚未侵润黏膜下层的早期胃肠内恶性肿瘤,这一技术可在做内镜的同时,将已发生癌前病变的组织“连根拔除”。
内镜下切除女患者早期胃癌
43岁的吴女士,因胃部不适到我院就诊,在做胃镜时,院腔镜中心张文兴主任发现,其胃窦可见大小约2.0*2.2cm范围的广基隆起。经过多方评估会诊,诊断为胃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且尚未侵犯淋巴及血管肿瘤细胞。据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镜中心张文兴主任介绍“上皮内高级别瘤变就是癌前病变或早期癌,与癌仅一步之遥,幸好手术做得早,不然后患无穷。”
对于这么小的癌前病变,要行开放手术、切除部分器官又有些小题大做。该怎么办呢?与家属沟通后,张文兴主任决定为其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半个小时左右,张文兴就在内镜下直接从胃内将病变完整切除,手术获得成功。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进食,恢复良好,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年老体弱的早期胃、肠癌均可选择
消化道癌起源于胃肠壁最表层的粘膜上皮细胞,许多病变长期处于癌前状态,而内镜和影像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早期病变被发现。所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它是在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项内镜治疗技术,这一技术可以实现较大病变的整块切除,并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分期。随着内镜器械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进步,ESD已成为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之前,首先要通过活检病理、染色、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对病灶进行诊断。可行该术式的,首先在病变周边标记,在黏膜下注射液体使病变隆起,在标记点外侧环周切开,然后利用特殊的高频电刀沿黏膜下层逐步剥离。
外科根治术及淋巴结清扫术曾被认为是早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但仍存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不用开膛破肚,既能保证完整切除,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及功能,以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生存质量提高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年老体弱、手术不耐受的早期消化道系统恶性肿瘤的患者认可。
同时,接受ESD内镜手术的患者,住院时间可缩短至0~3天,住院费用从传统手术的2~3万元降至6000~7000元,也从经济上缓解了肿瘤患者的负担。
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治疗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ESD的原理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实施起来,相当考验医生的技术,目前湖南省内开展此类术式的并不多。”张文兴说,术中所用内镜和高频电刀均是软管,本身操作难度就大。另外,以肠内ESD为例,肠壁很薄,厚度仅有2~3毫米,剥离的过程,就是在这3毫米上“绣花”的过程。另外,肠子在不停的蠕动,这也为手术增加了难度。
“多用一点力或手稍抖一下,就有可能造成肠壁穿孔和出血。”而对于这类并发症的处理,也需要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但张文兴主任提醒,ESD只适应于治疗消化道早期癌,这就需要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黏膜染色、电子染色及超声、放大内镜等手段对病灶进行判断和确认是否适应于ESD的手术。对于不可避免的误判,要进行切除标本的病理组织学检查,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追加手术。
1994年,ESD首先在日本开展并发展成熟,国内近几年才开始ESD技术。通过不断学习,我院从2012年初开展此项术式,目前已成功开展了近60余例,术后随访显示,患者恢复良好。ESD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腔镜中心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ESD适应证: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在消化内镜界逐渐发展了一种新的内镜微创治疗新技术。主要用于:(1)消化道早期癌:根据术者经验,结合染色、放大和超声等其它内镜检查方法,确定肿瘤局限在黏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黏膜下层,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2)消化道巨大平坦息肉:直径小于2CM息肉一般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切除;超过2厘米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推荐ESD治疗,一次完整地切除病变。(3)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诊断的脂肪瘤、间质瘤和类癌等,如位置较浅(来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病变;如肿瘤较深(来源于固有肌层),ESD剥离病变的同时往往伴有消化道穿孔的发生,有丰富内镜治疗经验的医生可尝试运用
- 上一篇:胃肠镜检查的三个认识误区
- 下一篇:胶囊内镜——小肠病变的侦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