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治疗早期直肠癌
在多数人眼里,拉肚子是个很常见的小毛病,但是长期出现晨起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
长期慢性腹泻,腹泻伴恶心、反酸等症状时,很可能是某些癌症的报警信号。
要养成定期检查的良好习惯,尽早就医,接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80岁的李老伯最近感觉胃肠不适,经常腹泻,原以为是小毛病,吃点药就会康复,但腹泻反复发作,药物毫无作用,便来到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肠镜检查时发现,患者直肠后壁粘膜下长了一个3厘米左右的早癌。
“传统的手术方式,就是直接切除病灶。”微创外科中心张文兴主任说,但考虑老人年龄过大,耐受手术能力较差,同时患者的病灶符合ESD的治疗指征,医院微创内镜中心决定采用内镜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中心刘凌宇医生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独立为老人实施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成功切除了病灶。术后效果非常好,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患者仅住院5天就出院了。
■技术解密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 治疗主要针对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方法是在内镜粘膜下注射基础上利用几种特殊的高频电刀将病变所在黏膜剥离而达到治疗目的的内镜下操作技术。通过ESD可完整地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的效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内镜下治疗技术,国内同行业开展只有五年时间,这一技术仍需由高水平、训练有素的内镜医师完成。与外科手术相比,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创伤小,患者易耐受,可以根据病变的部位、大小、形状和组织类型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既能保证肿瘤的彻底切除,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及其功能,同一患者可接受多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同时一次也可以进行多部位治疗。
- 上一篇:轻度胃黏膜萎缩 要定期查内镜
- 下一篇: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