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医·医疗联盟——外科联盟
湘中医·医疗联盟——外科联盟
将湘中医联盟医院打造成为微创外科的重要阵地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湘中医总联盟于2014年12月5日成立,借助医院各方面的支持,我院外一科(普外微创)于2月7日召开了湘中医·医疗联盟——外科联盟会议。会议到场了湖南省内近百家中医院的外科同仁,医院为各方搭建起了“学术交流、技术创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人才培养与合作”的交流平台,力求将湖南省内各大中医院外科联合起来寻求共同发展。湘中医·医疗联盟——外科联盟成立3个月来,共有来自12家联盟医院向我院转诊38例疑难重症患者,转诊患者均在我院接受了治疗康复出院。由此可见,我院为提高省内中医院的综合实力,推动联盟医院的外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面例举两例转诊患者在我院的治疗情况。
- 肠镜下切除巨大息肉免除患者开刀痛苦
患者王某43岁,在两月前因大便异常到安化县中医院检查,查出肠管内多个息肉,尤其是距离肛缘11 厘米处,有一大小为3.9×3.7厘米的圆形带蒂息肉,几乎完全堵塞肠管。鉴于息肉体积过大,较难处理,该院建议转入湘中医联盟上级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月10日,患者王某住进了我院外一科(普外微创)病房。在完善检查和做好术前准备的基础上,5月13日,该科副主任医师吴洋鹏为患者做了肠镜下息肉切除手术(EMR)。术中,用高频电凝切除患者多处息肉后,先用尼龙绳套扎距肛缘11厘米处的巨大息肉蒂部,再用圈套器电凝、电切切除。手术全程无痛苦出血,术后亦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患者无任何不适感,第二天就进食并出院。患者及家人非常感谢外一科的医护人员精湛手医术和精心护理。
据我院普外微创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吴洋鹏介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绝大多数胃肠息肉都可经胃肠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完整切除,预防息肉癌变。而内镜下用高频电凝术切除息肉不仅操作简便,且病人费用较低,痛苦少,并发症较少,还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诊治一体,在体检及胃肠病诊疗中应用广泛。
二、内镜手术成功植入胆胰双支架
谌勇军(化名)53岁,长沙县人,患者于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上腹胀痛,食欲不振,未引起重视。4月13日患者因身体不适来就近的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患者B超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主胰管多发结石并扩张,经过该院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谌勇军随后前往省内某三甲医院就诊,该院经核磁共振诊断患者患有胰头癌,然而,患者谌勇军除胰头癌还有十余年的支气管炎病史及Ⅱ型糖尿病史,考虑外科手术难度大,医院拒绝为其手术治疗。眼看黄疸一天天加剧,谌勇军很是苦恼,于是他回到当地县中医院,想通过中药治疗得以缓解病情。服用了3剂中药之后仍不见好转,长沙县中医院推荐其转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进一步治疗。5月3日,谌勇军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以胰腺Ca将其收治于我院外一科(普外微创外科)。
5月8日,在麻醉科和呼吸内科的配合下,我院外一科主任张文兴教授为谌勇军实施了逆行胰胆管造影,并在内镜下进行支架植入术。内镜造影下显示,肥大的十二指肠乳头把胆总管压迫成一条细线,导致了黄疸。张文兴主任迅速植入一个60*100mm的胆管支架,撑开了胆总管,张文兴主任又将内镜导管向主胰管继续探查,发现胰管扩张,最宽直径2.0cm,内见多发结石影,最大者0.5*0.5cm,经取石网篮及气囊取石,取出少量白色结石。通过详细探查,张文兴主任发现主胰管起始段有重度狭窄,随后他对狭窄处进行了扩张并植入了胰管置入7Fr胰管支架,整个手术时间不到50分钟。
术后,谌勇军的黄疸明显下降,病情得以好转。
据我院普外微创外科主任张文兴介绍,逆行胰胆管造影是目前有效治疗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手术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慢性胰腺炎、胆管胰管狭窄、各种良性或恶性病变引起的胰胆管梗阻、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胰胆肿瘤等。患者在接受该治疗时,就像做“胃镜”一样,医生将十二指肠镜从口腔插入到十二指肠后,找到十二指肠乳头(胆胰管的共同开口)利用逆行胰胆管造影专用器械,并结合X线,对胆管、胰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相比,内镜下治疗有着创伤小、痛苦小、效果好、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的特点,患者治疗一周后即可出院。
自2005年开始,我院外科就将重心放在微创外科诊疗技术上,经过十年来的发展,我院在微创外科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率先在省内开展了胸腔镜下治疗手汗症、三镜联合治疗肝胆结石、腹腔镜疝修补术等一系列微创手术,不但获得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还得到了同行的一片赞誉。湘中医·医疗联盟——外科联盟殷切希望将腹腔镜、内镜技术做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大量应用到各级中医院,将湘中医联盟医院打造成为微创外科的重要阵地,大家齐心协力展为该领域做贡献,为广大患者谋福利。
- 上一篇:我院在省内首家开展胃胶囊镜检查
- 下一篇:“湘中医”医疗联盟——微创内镜专业联盟成立